傲骨迎风,挺雪而立你会想起松树么

说説松树说起松树,大家都不陌生,傲骨迎风,挺雪而立,生命顽强,四季长青,是园林绿化的常用植物,也是中国山水画里的重要题材,更是文人墨客笔下历来书写赞颂的对象,而传统玉雕作品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……(松树)松象征长寿,如这幅寿联“福如东海长流水,寿比南山不老松”,意思是祝愿人“福气像东海流水一样浩大,寿命如终南山上万年长青的松树一般长久”,由我们更为熟悉的词汇“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”(成于明朝)扩写而来,虽然不知道这对联具体成于何时,但是这两句已然成为祝寿的经典贺词;将传统经典事物与美玉相结合是玉雕文化中的常用方式,比如前面我们説过的梅、兰、竹、菊“四君子”,玉之润美,花之俏雅,相得益彰,彼此成就,但是考虑到松树特殊的针叶形态,在玉石上该如何呈现呢?如果还没有见过松树玉作,兴许还会有这样的疑问……(国画·沈南苹松鹤图)的确如此,想把现实生活中松树的形态在玉石上,通过手工琢刻出来并不容易,即使是在玉雕设备持续更新换代的今天,尤其是那放射状生长的针叶部分,因为玉雕作品一旦涉及镂空技法,就要考虑“粘连”原则,而且要尽可能做到美观,如果考虑佩戴、把玩,还必须避免出现尖锐棱角……所以在手工雕刻玉松时,除了阴刻,其他技法雕琢松树都会对其针叶部分做更多艺术处理——先以片状堆叠,再刻松针阴线,整体造型侧重刻画拔地钻云之势,出龙探山之状,蜿蜒曲折之形,即使没有见过此类作品,但当呈现于眼前,稍加联想,也能识得苍松之韵,这就是传统经典玉雕艺术魅力的体现;(清·和田玉“松鹤延年”人物图文房笔说到玉雕作品,视觉美是基础,造型美是功夫,但思想内涵美才是灵魂,一件作品除了带给我们视觉享受,工艺震撼,如果还能帮我们收获一份文化思考,甚至人生智慧,那才真正算得上有价值的佳作;比如这玉雕中的松树,多与鹤结合,寓意“松鹤延年,健康长寿”,也有刻于山巅,或意指豪情万丈,或寓坚韧阳刚,寓意简明扼要,言简意赅,但是品味玉雕作品怎能只限于此,探寻更多的文化内容才能收获更多乐趣!(展会·松树山水玉插屏)即使在社会快节奏发展影响下,大多玉雕人设计创作都是拿来主义,借鉴主义,可作为热爱玉雕文化,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员,应该通过自己的学习,给手里的作品赋予一份自己的解读,因为你是这块美玉的拥有者,也是其文化内容的继承发扬者……下面,三少和往常一样,同大家一起通过古诗文感受下先贤眼中的青松,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眼中的《松树》:“白金换得青松树,君既先栽我不栽。幸有西风易凭仗,夜深偷送好声来。”(译文:雨水换来了松林的成长,既然老天能滋养万物,我就不需要操心了,幸而有西风吹来,带来了松林,因为舞动的声音让我陶醉。)松树顺应自然,迎凛冽西风而悠然,从这样一幅画面能感受到松的一种独立精神;(网图·松鹤延年玉插屏)再看唐代诗人杜荀鹤这首《小松》:“自小刺头深草里,而今渐觉出蓬蒿。时人不识凌云木,直待凌云始道高。”(译文: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,埋没看不出来,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。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,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,才承认它的伟岸。)借松写人,托物讽喻,寓意深长,了解作者生平,再读此诗,能感觉到他自己便是一颗终未凌云的小松;古贤观物、写物,大都并不单纯止于表面,他们以物观生活、看人生、思世事,表达的是一种生命思考,而你我如今则多徒留于形,但无细观其形,更无思无想,可曾留意过五元纸币背面有泰山青松的身影?另外兰花、梅花、菊花、牡丹花、莲花等,也都有出现,也许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提醒我们:人生在世渴望金钱之时,不要忘却了洁雅之心……文

玉三少助审

猫哥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w/9054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