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青木匠赵师傅

木匠赵师傅文/常青(扶风县作协会员)   人生一世不容易,缘来缘去缘又起。人生的长河里,总有些人和事,在记忆的深处荡漾,在感恩的心海涌动。   木匠赵师傅,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虽已二十多年未见,但让我常常想起。   赵师傅是县城连接路,上品寺人,如今应该八十岁多了吧,不知道他全名,只知道别人叫他赵木匠。赵师傅是四五十年代人,清瘦的脸庞,睿智的双眼,希梳的头发,快人快语,走路脚下带风,一门好手艺,在十里八村有口皆碑,对他的木匠活赞不绝口。   认识赵师傅,是在老区县交警队基建时,缘于都在木工组,都是搞门窗制作和安装。那时的我,虽已算出师,还没有人认可我的木匠手艺,只能暂且在建筑队混了。   那时也基本是手工活,只有电刨子,也就是算机械了。我那时对活路,画线,开榫,样样都能得心应手,“是将不是将,扎个猴儿相”,并且像回事,当然这些举动都被细心的赵师傅看在眼里,所以他约我这里活路完工了,和他一起干乡活(就是村子的活),我欣然同意,因为我当时也是刚出师,有些青涩也没活路。   赵师傅人特善良。在上品寺干活的主人家里,给别人一直说我是师傅,就是别人无意说上一句,你这徒弟还没见过,他会立即反驳。就是在饭桌上,主人端上饭让赵师傅先吃,他便会把碗筷推向我,让我先吃,说我是小伙子,肯定是肚子饿了。我住在老家,来回是骑自行车,倘若遇天阴下雨,他会立即回家拿来儿子的衣服,执意让我穿上,怕我受凉。总之,中午吃完饭,我们有休息时间,他会叮嘱主人给我挂上蚊帐,风扇不要对着我人吹,说休息好,才有劲干活,他总是把我当孩子一样照顾。   赵师傅手勤,腿勤。赵师傅谁家有困难,只要能帮上,他都会乐意去帮。即就是正在干活,谁可说想要颗钉子,用一点胶,主人家没有,他也会立即回家去找,急人所急。我中午休息是每天必修课,那怕是天阴下雨。可赵师傅很少休息,中午吃完饭不是收拾工具,就是加班加点,给我说,你年轻渴睡多,我老了没渴睡了。我拉来的电刨子,被赵师傅利用中午休息时间,卸刨刃,换螺丝,加黄油,鼓捣完后,刨料即平又锋利,好用至极。   赵师傅心细。他虽然年龄大了,可及为心细,对事对人,对活路,从不马虎。木工活,就是从选料,开料,画线,凿榫,他都精心极至。如若那块木了差个角,有点窟窿,带些毛边,经过他的精心修补,没有人会看出来是有暇疵,那种完美,真的让我心服口服。   在方圆几里,赵师傅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孩子结婚家具是他打,桌椅板凳,农具也是他,门窗案板,他做过的活无计其数,无不让人称赞,提起赵木匠,赞声不绝于耳。在和他在一起的日子,我知道了掏推刨,要“一寸斜九,不推自走,一寸卧八,费力白搭”,开榫要“能让松松,不让紧紧”并且解释如果紧了,母榫破了,不如松点好,可以加楔子,照样牢固可行。还有“木匠不倒棱,一辈子不如人”,等等。   那段日子,我家里的菜就没离过。晚上回家时,自行车上已挂好赵师傅从家里拿来的新鲜菜,今天韭菜,明天豆角,黄瓜,青菜,茄子,都是赵师傅门前自家小蔡园的无公害蔬菜。让我感动的不知道说啥好,只能说家里有呢,有呢,可他那执意劲,有增无减,并且说是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,吃不了那么多。   至今我还保留着,赵师傅亲手给我掏的木制园刨,虽然因不小心而折,不能再用,可我一直保留,所以也常常想起赵师傅的好,伴我在木匠活的劳作中,追求完美,把装修活当成一种人性的砺练,也常以赵师傅为镜,做人做事,做到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的信念,装扮一个又一个温馨的家。   虽多年未见赵师傅,可我在心里常念叨他的好,愿他老人家余生幸福安康。

投稿|admin

ffbxw.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td/1377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