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之美始于松,四绝之首的黄山松,有一棵
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jc/171227/5963402.html奇松是黄山“四绝”之首,黄山无峰不石,无石不松。七十二峰,处处都有青松点染,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,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。于是,景美了,山活了,风动了,云涌了,雨多了,泉响了……连山石也有了灵气。难怪古人说:“黄山之美始于松。”梦笔生花,位于北海散花坞左侧,是一座孤立石峰,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,峰顶巧生奇松如花,故名“梦笔生花”。传说,有年春天,诗人李白来到黄山,见到北海山峰竞秀,景色奇美,禁不住诗兴大发,便昂首向天,高声吟道:“黄山四千仞,三十二莲峰;丹崖夹石柱,菡萏金芙蓉……”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,他走出山门,细细一看,只见一位白衣秀士,风度潇洒,便上前施礼,请问尊姓大名。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“长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来不上船”的诗仙李翰林。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,还拿来一些文房四宝。长老盛满了一杯酒,双手捧上,敬给李白。李白慌忙还礼,双手接过,一饮而尽。二人席地而坐,纵谈诗文,开怀畅饮。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,意欲草书诗作相赠,以作答谢之礼。长老大喜,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,铺纸的铺纸。李白趁着酒兴,奋笔疾书。长老及小和尚们分别站两旁,目睹那遒劲的大字,赞叹不已。李白写毕,还有三分酒意,便将毛笔顺手一掷,那毛笔翻翻摇摇,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。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。长老送走李白,回过头来,不禁大吃一惊,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,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,矗立在散花坞中。这就是如今见到的“梦笔生花”。黄山的送客松,松高4.8米,树龄约年,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,枝叶侧伸好像作揖送客,与名扬世界的黄山迎客松遥遥相对应,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此松虬干苍翠,侧伸一枝,形似作揖送客,故名“送客松”。有诗赞日:“岩前倩影侧枝伸,青翠容颜满面春。黄海大夫真好客,天天挥手送游人。”年8月2日,林业局的专家对黄山古树名木例行体检时,发现“送客松”长势衰落,两年生针叶有发黄迹象。发现送客松的危情之后,曾先后5次组织全国的专家前往黄山“会诊”,并制定出一整套抢救措施。但自然规律终究无法违抗,到了年12月初,送客松的树叶全部枯死。年8月专家组对送客松进行全面抢救的同时,到山上物色“接班人”的工作也已展开。“候选树木要美,要健康。”在搜寻工作启动之前,园林局明确了两个标准:首先,树形要美,并与原送客松相似,利于游客拍照留念;其次,树龄要相对年轻,健康,利于持续保护。符合条件的树木在3个多月后就基本选定了,那是一棵约岁的“接班树”,不仅树形奇特,与原树相似,又恰好属于‘青壮年’树木。“真的是非常健康。”虽然之前专家也曾考虑,著名的景点应该保留到原处,但由于原“送客松”所处的环境过于恶劣,专家们决定不移栽新选树木。“原送客松生长在一块大岩石上,只有一点点土,且在风口上。移栽后,新树的根系无法很好地扎入石缝,会增加危险性。”所以,现在所看到的送客松就是当年被选定的接班人了。
上一篇文章: 浏阳18支小分队进入森林,除治7万棵患 下一篇文章: 这东西1分钱不值,垫在花盆底,养啥花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kz/767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