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分耐品的一首唐诗,用笔灵活多变,别具情
“落叶”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。如,老杜的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,是流传千古的名句。诗人仰望茫无边际、萧萧而下的木叶,俯视奔流不息、滚滚而来的江水,在写景的同时,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。
“无边”“不尽”,使“萧萧”“滚滚”更加形象化,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,长江汹涌之状,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,壮志难酬的感怆。
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,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,确有“建瓴走坂”、“百川东注”的磅礴气势。前人把它誉为“古今独步”的“句中化境”,是有道理的。
本期依依和诗友分享一首晚唐.修睦《落叶》,此诗托物寄思,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。
雨过闲田地,重重落叶红。
翻思向春日,肯信有秋风。
几处随流水,河边乱暮空。
只应松自立,而不与君同。
——晚唐.修睦《落叶》
学习格律诗写作的亲可以读下《格律诗写作快速入门基础知识大全》,会对你的写作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帮助。修睦,唐末五代初僧,号楚湘。唐昭宗光化间,任庐山僧正。与贯休、齐己、虚中、处默等为诗友。五代初,应吴国征辟赴金陵。后死于朱瑾之难。感兴趣的诗友可以读下《五代十国》。修睦以诗名,尤长于近体,多咏僧居生活。感兴趣的诗友可以读下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唐诗三百首+宋词三百首(马未亲笔推荐版!逐字逐句讲透唐诗宋词原意!中小学生无障碍阅读!作家榜出品)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%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¥.9购买“雨过闲田地,重重落叶红。”庄稼已经收割了,一场秋雨过后,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;秋风吹来,只见一树树深红色的树叶纷纷脱离树干,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。
“重重”表示落叶之多,给人以“无边落木萧萧下”的强烈感受;“红”,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,秋风渐紧的背景下,万山红遍、层林尽染的木叶,其命运令人担忧。
首联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落叶翻飞的情景,“红”字,言简意深。
“翻思向春日,肯信有秋风。”翻思:回想;落叶思绪翻飞,回想春日之际,绿叶吐翠,葱茏蓬勃,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,让叶子飘零,惹人伤怀?
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,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。从眼前景,转向写“虚”,回想春日,体现了不同季节。由实而虚,有转折,有对比,笔法腾挪,拓宽了描写的视野,引人遐想。
“几处随流水,河边乱暮空。”它们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,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上空飘零。
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。“乱”字耐人寻味,秋风中“乱”舞于空中的落叶,岂能不让人心情也“乱”?世事变迁,人生无常,有时和“落叶”何异!
“只应松自立,而不与君同。”诗人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,四季常青,而不做落叶,随风飘荡,任意东西。
尾联诗人将松“立”与叶“落”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。以物喻人,借物抒怀。写松树四季常青的高贵品格,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、不入世俗的孤傲清高品质和追求自由,超凡脱俗的情感。
这是一首以落叶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诗。诗歌写物图貌,用笔灵活多变。一、三联从旁观者的视角写了秋雨之后的落叶的情态,为实写;第一联重在写静态的色彩美;第三联重在写落叶飘落的动态美;
而第二联从“落叶”的视角着笔,有浓郁的主观色彩,“翻思”、“肯信”及“只应”二句的议论抒情,均为虚笔视角、笔法的变化,使诗歌富于变化,别具情致,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,值得借鉴。
诗友们,五代.修睦《落叶》赏读完了,您有何感想呢?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、互动,或留下您精彩的诗篇!
注: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w/8859.html